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应激”一词频繁出现。那么,什么是应激?1936年,加拿大学者Selye首先提出了应激的概念,他认为应激是动物受到体内外环境改变的刺激后,机体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动态平衡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反应的总和。
凡是偏离鱼类正常生活范围的不良刺激因素就是应激源。影响鱼类生长、生存的应激因子大概可以分为四类:
01人为管理因素
拉网、运输、投喂策略、饲料变质、人为惊扰、及常见的加水、捕捞、运输等生产操作;
02环境因素
水体的氧气、水温、氨氮、亚硝酸盐、酸碱度、药物残留、底质恶化、天气突变、酸雨等;
03微生物因素
养殖过程中会遇到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入侵;
04生物因素
指养殖动物受到自然界的某些敌害生物的影响,例如水生昆虫、凶猛鱼类、水生昆虫、水螅、水鸟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应激源无处不在,要想缓解甚至解决应激对水产动物的危害,必须对应激的防制采取综合措施,建立科学的抗应激防控体系。其方向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苗种选育、规范化操作管理、环境改良、抗应激产品的添加。
那么作为饲料企业,如何通过饲料品质的提升,助力渔民提高养殖效益,相信下面的试验会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发。
本试验为考察酵母细胞壁对水产动物抗应激能力的影响效果,通过连续投喂酵母细胞壁多糖发现可提高异育银鲫对多种应激状态的抵抗能力,提升了鱼体的存活率。
1 饲养条件及投喂
选择体色、体况体质量、体长基本一致的的鲫鱼作为试验对象,平均体重为(214.0±21.0)g。随机分为四组,以商业饲料为对照组,其他3个试验组饲料(I、II、III)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4‰、6‰的酵母细胞壁多糖。每日按鱼体重的2.0%投喂。试验鱼每天分早、晚各投饲1次,连续喂55天。
2 抗应激效果测定
养殖试验结束后,通过比较试验和对照鱼的耐低氧、运输和抗干旱能力,评价和比较试验和对照鱼的抗应激能力。
2.1 耐低氧能力测定
将于饲喂结束后2d后,从各试验和对照组池塘中分别随机捞取20尾异育银鲫,称重后放入盛有少量池水的水族箱中,使试验和对照组水族箱中鱼体重和水量均相等。将全部鱼放入水族箱中后,开始计时并观察各组试验鱼的呼吸情况。待20尾试验鱼中的16尾停止鳃盖自主张合动作后,将其全部捞起放入盛水3.0m³的圆形玻璃钢水族箱中,连续充氧继续观察2.0h,记录试验和对照组鱼体恢复自主呼吸的鱼体数量。根据试验和对照鱼停止鳃盖自主张合时间和恢复自主呼吸的鱼体数量,评价试验和对照鱼耐低氧的能力。
2.2 耐运输能力测定
于饲喂结束后2d后,从各试验和对照组池塘中各随机捞取总重量相同的100尾异育银鲫,根据不同组别逐尾鱼减去其胸鳍、背鳍或者尾鳍的部分鳍条,作为区别各组鱼体的标识。将各组的试验和对照鱼放在同一个长途运输鱼类的容积为2.8m³的水箱中,在不充氧气的前提下,直到接近一半的鱼类开始死亡以后,捞取检查鱼体上的标识,记载不同组别的死亡数量,比较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耐受能力。
2.3 抗干旱能力测定
将从各池塘中分别随机捞取20尾异育银鲫,进行抗干旱能力的测定。具体做法是将捞起的试验鱼放在干燥的木桶中并用干燥棉布盖上,连续观察鱼体的动态,记录试验鱼的状态,待20尾试验鱼中的16尾停止鳃盖自主张合运动后,将其全部放入盛水3.0m³的圆形玻璃钢水族箱中,连续充氧继续观察2.0h,记录试验和对照组鱼体恢复自主呼吸的鱼体数量。根据试验和对照鱼停止鳃盖自主张合时间和恢复自主呼吸的鱼体数量,评价试验和对照鱼抗干旱的能力。
3 抗应激能力的比较
在饲喂含有细胞壁多糖的饲料结束后的第2d,从试验和对照组池塘中分别随机捞取异育银鲫,进行抗低氧能力、抗运输能力、抗干燥能力的比较试验的结果如表1-表3所示。可以看出,试验异育银鲫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鲫鱼的存活率。
表1试验和对照组异育银鲫抗低氧能力的比较
表2试验和对照组异育银鲫抗运输能力的比较
表1试验和对照组异育银鲫抗低氧能力的比较
上述试验充分表明了在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可显著缓解鱼类在干旱、低氧和长途运输中的应激反应,减少死亡率。酵母细胞壁多糖源自酵母细胞,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和甘露聚糖,能刺激水产动物免疫细胞,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水产动物抗应激能力,减少应激反应;并减少肠道病原菌数量,促进有益菌繁殖,调节肠道功能,减少抗生素用量。
用好酵母细胞壁,强化饲料功能,可大大缓解当前养殖所面临的热应激和出鱼应激,为饲料提质降本增效。